為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,充分發揮社科界的參謀智囊作用,6月17日上午,河南省社科聯舉辦的省社科界“走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之路”理論研討會在鄭州召開。省社科聯黨組書記、主席李庚香研究員出席會議并作總結發言。會議由省社科聯副主席苗樹群主持。
研討會上,省委咨詢組研究員、省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、省社科院原院長張占倉,鄭州大學副校長屈凌波教授,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教授,省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趙西三副研究員,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高亞賓高級經濟師,鄭州輕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劉珂教授,省社科院城市與環境研究所吳旭曉副研究員,省委黨??萍嘉幕萄胁恐芗t莉博士等8位專家學者圍繞創新發展的重要性、我省創新發展面臨的問題及提升路徑等內容進行深入研討交流,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、針對性的對策建議。
張占倉認為,要通過建立黨政“一把手”抓創新的工作機制、明確科技創新的新目標、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、跨越式建設“雙一流”大學等措施,奏響河南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樂章。屈凌波通過分析“科技創新設計”的內涵、河南科技創新存在的問題和國內外科技創新的先進經驗,提出建設戰略科技力量支撐體系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體系、科學研究體系、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體系、開放科技創新體系、科技創新治理體系等建議。耿明齋認為,要從河南經濟內外格局演變中,找準實現“兩個確?!钡陌l力點,并提出要處理好投資、基礎設施建設與財富創造的關系,傳統重化工業要重視創新和拉長產業鏈、價值鏈,支持民營經濟發展,做好國企改革等建議。趙西三通過剖析河南創新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深層原因,認為河南提升創新能力要在形成創新平臺協同發展格局、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開放式創新格局、打造全球創新網絡樞紐城市、培育“熱帶雨林”創新生態上發力。高亞賓認為,河南要構建“雨林型”創新生態體系,重點是構建各類企業協同發展的多元創新主體,形成科技緊密融合產業的協同創新集聚區,引進培育掌握先進科技的創新型人才,增強科技金融多元供給的全過程支持體系,完善開放包容適宜創新的制度環境。劉珂通過分析河南規上企業創新面臨的創新意識薄弱、知識產權保護不力、創新支持有限、產學研脫節等四大難題,提出著力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、著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、著力加強創新源頭供給、著力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等建議。吳旭曉認為,河南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、打造新型創新網絡、建設高質量科研隊伍、全面激發創新活力、提升城市的人才吸引力。周紅莉認為,要準確把握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內涵,正視我省科技創新工作面臨的客觀差距,重視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的“齊頭并進”。
李庚香主席以《為何創新是河南必走的“華山一條道”》為題,從創新發展對河南的重要性、聚焦創新發展的四大關鍵和凝練一流創新課題三個方面作總結發言。
他指出,河南走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之路,要胸懷“兩個大局”,深刻認識創新是“國之大者”;要立足“兩個百年”,深刻認識創新是“省之要者”;要著眼人民對美好生活、美好社會、美麗中國的要求,深刻認識創新是“民之需者”。他認為,理論創新、制度創新、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是河南創新發展的四大關鍵。要深刻把握百年黨史中總結出來的“堅持理論創新”這一歷史經驗,用好理論創新“金鑰匙”;要深刻把握制度創新是最基礎的創新,下好制度創新“先手棋”;要深刻把握科技創新是創新驅動的引擎,扭住科技創新“至高點”;要深刻把握文化創新是其他方面創新的重要條件,打好文化創新出彩出圈的“大仗”。
他強調,河南“兩個確?!薄笆髴鹇浴钡牟憠验煂嵺`,為社科研究提供了豐富的選題和獨特的資源。我省社科研究要圍繞創新發展、雙循環新發展格局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、新時代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、鄉村振興和文旅文創融合等內容凝練一流創新課題,敢于摘取社科領域“皇冠上的明珠”。
(宋淑芳 張柏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