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法是優化營商環境最后、最堅固的防線。充分發揮法治在保護涉市場主體合法權益、懲治違法犯罪、促進守正創新中的激勵約束作用,對于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至關重要。6月6日,益陽市人民檢察院出臺《關于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五項措施》(以下簡稱《五項措施》),從搭建雙向互動平臺、加大司法保護力度、把握執法司法尺度、強化檢察監督效能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五個方面,為益陽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、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了行動指南,受到社會各方廣泛關注。
“案子辦了,企業垮了”的現象,是某些地方司法機關在辦理涉民營企業案件時面臨的一個棘手問題。在服務保障“六穩”“六?!钡拇蟊尘扒疤嵯?,檢察機關貫徹善意文明、謙抑慎刑的司法理念顯得尤為重要?!段屙棿胧窂娬{“對涉嫌犯罪但仍在正常生產經營的企業,原則上不采取查封、扣押、凍結措施”“對確需查封、扣押、凍結涉案財物的,要嚴格區分企業財產和企業經營者個人財產,為企業預留必要的流動資金和往來賬戶”……這些條款發出依法審慎、文明規范的鮮明信號,向廣大市場主體釋放司法善意。
對于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而言,刑事案件辦理是否公正,對市場預期的影響最為明顯。這就要求檢察機關在全面履職基礎上,必須抓住涉及民營企業犯罪問題這個關鍵,堅持客觀公正、不枉不縱,在解決營商環境突出問題中發揮應有作用?!段屙棿胧吩趫猿殖B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、依法保護人身財產安全,依法嚴懲侵犯市場主體專利權、著作權、商標權、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犯罪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,為優化營商環境“祛邪扶正”提供了法治保障。
今年以來,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,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,也是穩定預期的基石。益陽市檢察機關出臺《五項措施》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,在服務大局中彰顯檢察擔當,也是將黨史學習教育、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與檢察業務工作相結合,實現互促互融的有力舉措。將《五項措施》的落實成果轉化為“為民辦實事”的工作實效,當地檢察履職、司法服務質量與水平必將進一步提升。(歐勇航)